?学霸秘传,2020年考博成功上岸经验分享
时间:2020-12-19 访问量:1687
2020年考博的考生或许是史上最惨的一届了,因为疫情导致考试时间、考试形式的变化与不确定(这点我觉得是最大的挑战了),人际隔离的无聊、难受,缺少日常的娱乐方式来放松。好在今年的博士也适当的扩招了,大家的机会也多了一些。作为一名考博二战成功上岸南方某三甲医院的准博士,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考博经验,希望能对准备考博的道友们有所帮助。
先给大家推荐几个复习工具:
图片
Anki是一个在Win、iOS、Andriod上都有的学习软件。12月份中下旬开始复习时(3月份考博的话,12月份就要开始复习了),我就把所有历年真题、难点重点做成了Anki卡片,卡片有正面和反面,正面是主题或者题目,反面是具体内容或者答案。
然后设定一个计划,每天学习几张新卡片,复习几张旧卡片,过年的时候就不学习新的了,只复习就行。大家可以在B站上找到Anki的使用方法,磨刀不误砍柴工,边学边用就搞定了Anki,复习起来真的要方便很多。
番茄钟
我的个人不太喜欢工作太久,工作一会就要休息一下,所以我弄了个番茄钟。我在自己iPad上装了“番茄To do”,免费用户的权限也够我用了,尽量按照番茄钟的节奏来复习,开始的时候可能有点困难,慢慢就尝到甜头了。Win和Andriod都有类似的软件。
关于复习的策略:
先给大家推荐一本书《认知天性》,该书“根据脑神经科学研究成果,推导出的最有利于大脑的简单学习法则”(引用自豆瓣简介,本熊觉得名副其实)。书里的一些观念可能会颠覆大家的认知,比如交替学习不同的材料、学习环境的改变、以考促学都可以提高大家的学习效率。
图片
所以我复习的时候,英语、专业课1、专业课2每门学习半小时就轮换;坐的位置每天都改一下,或者有时候坐在学习,有时候站着,有时候在房间里边走边学;使用Anki,边学新卡片边考旧卡片,帮助记忆复习内容,有时候挫败感挺强的,想不起来,坚持一阵子就会感觉好很多了,没那么容易忘掉之前学的。如果你有一起复习的小伙伴,可以相互提问,互动式的学习也能帮助你更好的记忆。
总结起来,学习是为了忘记,忘了才能更好的学习。
关于各个科目的复习:
英语
如果英语底子好,那么在最后一两个月突击下都可以搞定。如果底子不太好,提前2-3个月开始复习听力,听完可以读一下听力材料,会让下次听起来更有感觉。每天坚持完成至少2篇的练习量,到后期会感觉更轻松。
如果能做到近5-7年的历年真题上没有不认识的单词,也基本不用担心单词的问题了。关于语法,我不建议去专门花时间学习这个东西,因为两三个月很难取得语法上质的突破,但可以通过反复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今年的考博英语虽然有些不同,但复习的时候,还是按照这个路子来复习了,明年应该会恢复以往的考试模式。
专业课的复习
相关的专业书要至少要看一遍,让自己对这个科目的知识内容、逻辑框架有一个整体的了解。重点和难点的知识点做成Anki卡片,帮助提高复习效率的同时其实也可以减轻心理压力。
最好不要重复练习和集中练习,就是不要一个知识点背到滚瓜烂熟,而是先记住一个大概了,就先看下一道,过一会再回忆刚刚那个知识点,看自己能想起多少,然后再对照答案。虽然这样初期不如集中练习有成就感,但因为多次反复提取记忆内容,中后期就会感觉效果更好。
关于心理调节的方法:
冥想
关注呼吸的集中式冥想和开放监视的身体扫描的除了能帮助我们放松身心,科学研究表明,冥想还能帮助我们提高专注力。复习期间,除了每天早晚各一次的冥想,我也会在复习累了的时候练习冥想,放松自己,感觉还不错。
跑步或者其他有氧运动能帮助我们释放焦虑、缓解压力,大脑释放的多巴胺也会让人感觉更开心。
关于导师选择
一般9月份开始就会公布导师的博士名额信息,所以要多多关注一下。如果是考学术型博士,那么名额弹性会相对小(毕竟和经费的关系很大),但是如果是专业型博士,名额弹性会相对大一点。和导师建立初步的联系意向,问问是否有机会,能找人打听到也不错。初试分数当然是越高越好,越高越能引起关注,即使到时候导师有了意向或者内定,其他老师也会容易关注到你的,不要轻言放弃。
另外,大家也需要了解下导师的性格,如果是指导型的导师,那就恭喜你了。如果是放羊型的导师,也要有个心理准备,不然心理落差太大,影响自己的学习工作。当然,不管导师怎么样,做科研来的话,在解螺旋这里,你总能找到值得你学习的内容。
最后,和大家老生常谈几句。
攻读博士学位毕竟牵扯自己几年的青春,所以先想好要不要花上几年时间成为一个博士。另外,万一调剂,是学位对你更重要还是专业对你更重要。
考博这事儿的信念是越坚定越好,可以有后路,比如找到了一份工作,但不能因此而怠慢了复习。坚定的信念,真的能帮助我们挺过那些难熬的时光。祝各位考博的道友考博顺利!